当前位置: 本站首页 >> 工作动态 >> 志愿服务 >> 正文

“三下乡” | 树古堡千载,理沁水新风

发布者: 发表时间:2024-07-28  来源:   浏览次数:

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,助力文化赋能乡村振兴。7月9日,山西科技学院校团委“同心燃梦,伫立乡村”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嘉峰镇,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

树理小镇沐晨光 千万工程谱华章

实践队在驻村干部的带领下,实地调研了东方古堡示范廊带沁水片区树理小镇和“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”沁水段先行区核心区域——三河口湿地公园情建设情况,深刻体会“千万工程”在嘉峰镇的显著成效,探寻生态宜居与产业兴旺协同发展的创新路径。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,实践队成员不仅拓宽了视野、增长了见识,更深刻领悟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、相辅相成的。队员们将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把在调研中获得的经验与启示转化为实际行动,努力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智慧。

窦庄古堡凝旧史 千年遗韵续新篇

实践队成员们与当地“土专家”马晓秋老师一起穿梭于古堡街巷之间,感受窦庄古堡的家风家训,了解牌匾的深刻含义和各个院落背后的故事,积极承担起保护古堡古村、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任务。大家将千年的文化底蕴整理成册,转化为学术资料和宣传资料,并拍摄系列宣传视频“古韵新声:窦庄古堡青春纪行”,用实际行动为传承窦庄古堡的历史文化贡献青春力量。

专访实践惠秦庄,直播助力促振兴

7月10日,实践队一行前往沁水县嘉峰镇秦庄村进行实地调研。大家走进小二黑面粉厂,参与面粉生产、制作、包装的全过程,通过拍摄视频、撰写宣传稿件、运营公众号、直播带货等多种方式,为石磨面粉推广销售出谋划策。实践队成员直观感受到“科技+电商”在乡村振兴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。随后,队员们对党支部书记赵国栋进行专访,深入了解村庄基本情况与发展愿景。赵书记指出,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产业振兴,对于未来他满怀豪情,相信秦庄村能够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走得更快、更远、更好。

倾心助农绘新景,黄花振村兴潘和

7月12日清晨,实践队踏入潘河村,开启助农之旅。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参观合作社,踊跃参与黄花菜的采摘、分拣、杀青、晾晒、包装等实际工作中,真切感受到“党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是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行动,“土地承包、规模化种植、标准化经营”的特色做法是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、增进民生福祉的创新举措。

在为期一周的活动中,实践队队员们用脚步丈量乡村土地,用真心倾听民众心声,用行动诠释青年担当。大家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任重道远,纷纷表示将持续关注乡村发展,不断提升自身能力,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,用实际行动践行“请党放心,强国有我”的誓言,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。